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民政厅等十四个部门《江苏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3 08:20:50  浏览:845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民政厅等十四个部门《江苏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省民政厅等十四个部门《江苏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的通知
  
镇政办发〔2009〕186号
  

  各辖市、区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住房保障工作,规范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以及其它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行为,现将省民政厅等十四个部门《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的通知》(苏民发〔2009〕8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二○○九年九月十七日

  

  

  

  江苏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

  

  省民政厅 省发改委 省公安厅 省财政厅 省人事厅

  省劳动保障厅 省建设厅 人行南京分行 证监会江苏监管局省国税局 省地税局 省工商局 省统计局 省总工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行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收入认定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成员均具有当地户籍,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标准的城市居民家庭。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或扶养关系并共同生活的人员。

  第四条 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的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的具体工作。

  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可以承担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的日常服务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价格、公安、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住房保障)、税务、工商行政管理、统计等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工会组织,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工作。

  第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落实必要的工作人员和经费。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调配、招用等形式,配备必要工作人员。

  

  第二章 认定标准和内容

  

  第八条 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实行定期调整,每年公布一次。设区的市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县(市)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由县(市)人民政府制定,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九条 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主要包括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两项指标,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考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住房保障和其他社会救助的关系,按照不同救助项目需求和家庭支付能力确定。

  第十条 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家庭成员在至少最近6个月内拥有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包括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以及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后的工薪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

  第十一条 家庭成员按照有关规定获得的以下收入不计入家庭可支配收入:

  (一)优抚对象抚恤金、补助金、立功荣誉金和护理费;

  (二)城市义务兵家庭优待金;

  (三)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

  (四)见义勇为奖励金;

  (五)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离退休后享受的荣誉津贴;

  (六)政府和社会给予的教育奖学金、助学金、寄宿生生活补助费;

  (七)政府和社会给予的医疗救助金;

  (八)因工负伤、死亡人员的治疗费、护理费、丧葬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给的非因工死亡人员的丧葬费;

  (九)依法不计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其他收入。

  第十二条 家庭财产是指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存款、房产、车辆、有价证券等财产。

  

  第三章 认定方法

  

  第十三条 城市低收入家庭的认定,以家庭为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

  第十四条 城市居民家庭在申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或者其他社会救助时,应当提供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财产等状况的证明材料,并以书面形式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提出认定其家庭收入状况的申请。具体申请程序按照《江苏省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省政府令第50号)、《江苏省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51号)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通过书面审查、入户调查、信息查证、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低收入认定的家庭至少最近6个月的可支配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申请低收入认定的家庭消费支出与其提供的家庭可支配收入、财产状况明显不符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对其相应支出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六条 经申请低收入认定的家庭授权,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对家庭成员的可支配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查询。公安(户籍和车辆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建设(房地产)、金融、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等部门和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各相关部门和机构应为申请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和财产信息保密,查询结果不得用于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以外的其他方面。

  第十七条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为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的城市居民家庭出具家庭收入认定证明。

  第十八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特困职工家庭可直接认定为城市低收入家庭,不再重复进行家庭收入认定。但其他居民对其享受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或其他社会救助有异议的,应当重新进行家庭收入认定。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第二十条 城市低收入家庭应当按年度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如实申报家庭人口、可支配收入以及财产的变动情况。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申报情况进行核实,并将申报及核实情况报送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救助主管部门。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根据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口、可支配收入以及财产的变动情况,重新出具家庭收入认定证明。

  第二十一条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按户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审核档案,并将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人口、可支配收入、财产等变动情况,以及享受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或者其他社会救助的情况,及时登记归档。

  第二十二条 各地应当逐步建立城市家庭收入审核信息系统,有效利用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金融、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等政府部门及有关机构的数据,实现信息共享,方便信息比对和核查,建立科学、高效的收入审核信息平台。

  第二十三条 申请低收入认定的家庭不如实提供相关情况,隐瞒可支配收入和财产状况,骗取城市低收入家庭待遇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销已出具的家庭收入认定证明,并记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有关部门建立的诚信体系。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不如实提供申请低收入认定的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相关情况,或出具虚假证明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请其上级主管机关或者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处理,并记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有关部门建立的诚信体系。

  第二十四条 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各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家庭暴力探析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中的一方对另一方施暴的行为,包括家庭成员间的身体、精神(情绪)、性暴力行为。其特征是一方动用武力和权利来控制另一方。家庭暴力最主要的受害者是女性。2000年新颁布的《婚姻法》中已把“禁止家庭暴力”作为重要条文载入其中,这意味着“家庭暴力”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作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家庭暴力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一、家庭暴力的涵义
家庭暴力目前尚无统一界定的概念。有人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对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的折磨、伤害和压迫等人身强暴行为;有人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殴打、凌辱、肆虐,使其屈从;有人认为家庭暴力就是家庭中某一成员对其它家庭成员在肉体上、精神上、言语上、经济上的虐待。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他人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强暴行为。"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家庭暴力行为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家庭暴力有以下分类:按其危害程度可分为重大暴力和一般暴力两种。
按其形式可分为三类:(1)身体暴力。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搡、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进行攻击等。(2)语言暴力.。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语言,从而引起他人痛苦。(3)性暴力。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家庭暴力形态—冷暴力,在目前有些家庭,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的暴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得比较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恶语中伤、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庭工作,是隐性暴力中较常见和隐蔽的做法,而这也是现代家庭中的一个易被人忽视的问题。
二、家庭暴力的特征
家庭暴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发生于家庭内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从主体来看,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具用持定的亲属关系。施暴者一般在家庭中处于强势地位;受害者一般在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些受害者大多数为妇女、儿童或老人?往往因为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和自卫能力,同时,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陈旧观念,因此,长期对施暴者的暴力行为采取忍让态度,从而导致施暴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2.家庭暴力侵害的客体主要是受害者的人身权。如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等。受害者的临床损伤特点典型损伤包括:挫擦伤,小的撕裂创,主要集中在头面部、颈部、躯干部,与其它致伤原因、类型比,乳房、胸部、腹部损伤较为常见。
  3.施暴者在主观上是出于故意的。有的男方为强占房子、财产殴打妻子,逼其先提离婚;或是第三者插足以后,丈夫对妻子拔拳相殴,逼其离婚;有的双方或一方为下岗或无业人员,生活困难,男方承受不了生活压力为泄苦闷殴打妻子和孩子等等;
三、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
家庭暴力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历史原因、社会原因、生理原因、经济原因等等,简单的说,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封建思想影响。封建传统观念是家庭暴力产生的历史原因,虽然新中国早已规定了“男女平等”的原则,但封建社会“夫为妻纲”的古训在一些人中根深蒂固。许多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不告不诉,有人认为夫妻间打骂是家庭内部事,别人管不着,也有人认为丈夫打妻子不会触犯法 律。这些思想都助长了家庭暴力的发生。
(二)我国对惩治家庭暴力上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也是原因之一。事实上,我国对于家庭暴力并非“无法可依”。我国的刑法、民法、继承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治安管理条例等对此都有相关的处罚规定,但是并不完善。存在着规定不明确、立法分散、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的缺陷,这些都成为了家庭暴力滋长的原因。
(三)社会的宽容态度造成家庭暴力的社会原因。家庭暴力向来被视为家庭私事,邻居不劝,社区居委会不告不问,司法机关认为家庭纠纷无从插手,即使被打的鼻青脸肿,如不构成伤害罪,对施暴者也无法处罚,这些实际上都是对暴力的默许,是对施暴者的宽容。
(四)心理因素是家庭暴力加剧的最重要原因。一方面受害者不愿“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使家庭暴力存在了较大的隐蔽性。一些受害人往往顾及面子,不愿求助于社会,即使希望有关部门干预,也只想通过教育来制止丈夫的施暴行为,不愿丈夫受法律制裁,这反而导致家庭暴力的逐步升级。
总之,家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在分析个案的家庭暴力时,我们应当充分了解了上面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和遏制这种丑恶的行为。
四、对预防、制止家庭暴力的建议
虽然家庭暴力现象在目前而言不能完全消除,处理家庭暴力问题和救助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仍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但通过努力,家庭暴力是可以得到预防、制止的: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反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围。要做好反对家庭暴力的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家庭暴力的危害,使人们明白家庭暴力并不是个人和家庭私事,而是一种侵犯人权,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人人都要成为参与消除和预防家庭暴力的执行者,逐步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必须要支持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良好氛围,使施暴者受到惩罚。
二是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在一个法制的社会里,制止家庭暴力主要是依靠法律,没有法律作后盾,要消除家庭暴力是难以想象的。我国已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的包括《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但是这些保障条款是从宏观上立论,是泛指一般。家庭暴力是一种特殊暴力,由于发生暴力的是自己的亲属,这使它具有难以预防性,隐秘性的特点,由于隐秘性又决定了它的残暴性特点。加上传统观念把两口子吵架视为私事性和难断性(清官难断家务事)给残害妇女的家庭暴力以很大的防空洞。因此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必须制定具体化、细则化的制止家庭暴力的法规。
三是建立长效的维权机制,构筑多层次的社会防治体系。防治、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并不只是某个人的事情,也不是某个机构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首先应充分发挥基层居委会等组织的调节作用。正是因为基层调解部门力量薄弱,有些下去的事业和和个体人员缺乏必要的约束,大量的家庭暴力行为处于无人管、无人问的状态。加强基层调解部门的力量是势在必行的。另外从长远来看,设立妇女庇护所、家庭事务裁判所、妇女热线是十分必要的。
四是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我国的执法人员缺乏这方面的培训,对家庭暴力持有错误的观点,甚至有的执法人员对妇女有偏见。这就使得家庭暴力难以得到遏制,在某些方面还纵容了家庭暴力的施害者。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性别教育,使他们与受害者接触时更有同情心,知道如何保护他们。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形成治理家庭暴力问题的协作性的社会习俗。
五是提高妇女自身维权意识。教育广大妇女树立“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特别是在遭受家庭暴力时,切不可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要及时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要提高广大妇女的自身素质,逐步提高夫妻双方解决冲突的能力和技巧。杜绝家庭暴力的发展和升级。


关于印发《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员

北京市人事局


关于印发《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员
管理办法》的通知
京人仲〔2003〕1号

各区、县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人事局):
  现将《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员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区、县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人事争议仲裁行为,保证公正、及时地处理人事争议案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人事部《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和《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法》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各级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及其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仲裁员,均应执行本规则。
  第三条 仲裁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依法独立审理人事争议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四条 仲裁委处理人事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庭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制度、辩论制度。

第二章 仲裁委及办事机构
  第五条 仲裁委由主任一人,副主任二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仲裁委委员应有一定比例的专家、学者参加。仲裁委组成人数必须是奇数。
  仲裁委委员同时具有仲裁员资格。
  第六条 仲裁委组成人员因工作变动出现空缺时,应及时调整和补充。其中主任的更换需经同级人民政府主管领导批准,副主任及委员的更换需经仲裁委主任同意,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七条 仲裁委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仲裁委召开会议、研究疑难案件等有关事项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参加。
  第八条 仲裁委的职责:
  (一)负责管辖范围内人事争议的仲裁;
  (二)领导、监督仲裁委办事机构和仲裁庭开展工作;
  (三)研究处理重大、疑难的人事争议案件;
  (四)制定仲裁规则;
  (五)决定仲裁员的聘任和解聘;
  (六)《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法》规定由仲裁委员会承担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 仲裁委办事机构设在同级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负责仲裁委的日常工作。
  第十条 仲裁委办事机构的职责:
  (一)负责管辖范围内人事争议案件的受理、审查、登记和立案工作;
  (二)根据仲裁委的授权,负责专职与兼职仲裁员的联系及业务培训、考核工作;
  (三)负责组织仲裁庭、开庭仲裁等服务工作,协助仲裁庭调查有关证据;
  (四)负责仲裁文书的报批和送达工作;
  (五)负责对全市人事争议仲裁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及对其仲裁员、仲裁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六)负责仲裁文书和仲裁档案、仲裁费用及印鉴的管理工作;
  (七)办理仲裁委授权或者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 仲裁庭与仲裁员
  第十一条 仲裁庭实行一庭一案制。
  第十二条 仲裁庭一般由三名以上(含三名)的单数仲裁员组成,简单的人事争议案件,可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处理。
  首席仲裁员由仲裁委负责指定。当事人可以各选一名由仲裁委聘任的仲裁员。
  第十三条 仲裁庭的主要职责:
  (一)必要时进行调查取证;
  (二)作庭审记录;
  (三)要求当事人举证,并对证据进行审查、判断;
  (四)庭审结束后,要求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对庭审记录进行核对并签字或盖章;
  (五)依法进行调解,调解结案的,制作调解书;
  (六)依法进行裁决,并制作裁决书。
  第十四条 仲裁员的主要职责:
  (一)接受仲裁委正副主任或当事人的委托,参加仲裁活动;
  (二)接受案件后,全面审阅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和材料,认真进行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三)仲裁员受仲裁庭委托,可以进行调查取证。仲裁员有权向当事人、有关单位及人员进行与争议案件有关的调查,询问证人、收集证据,以及调阅文件、档案等;
  (四)开庭审理案件时,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认真查明事实;
  (五)参加仲裁庭合议,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提出裁决意见;
  (六)及时制作仲裁文书,做好案卷的整理归档工作;
  (七)对案件涉及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负有保密义务。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根据仲裁员办理仲裁案件的工作时间、难易程度等情况确定补贴费用,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十六条 本规则由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规则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公正、及时地处理人事争议,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根据《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法》,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我市各级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处理人事争议案件。
  第三条 在处理人事争议案件中,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第四条 仲裁委员会独立处理人事争议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
  第五条 仲裁委员会处理人事争议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裁决。

第二章 受案范围与管辖
  第六条 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人事争议案件:
  (一)本市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人事关系的建立、变更、解除等发生的人事争议;
  (二)国家与本市有关规定应当仲裁的其他人事争议。
  第七条 市仲裁委员会管辖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以及上述各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所属的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发生的人事争议;跨区县的人事争议。
  区、县仲裁委员会管辖区、县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以及上述各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所属的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发生的人事争议。
  市仲裁委员会认为必要时,可以受理区、县仲裁委员会管辖的人事争议案件,也可以把其管辖的案件交区、县仲裁委员会受理。
  区、县仲裁委员会对其所管辖的人事争议案件,认为需要由市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可以报请市仲裁委员会同意后,由市仲裁委员会受理。
  第八条 被申请人对管辖有异议的,应在答辩期内提出,逾期提出异议的,仲裁庭不予支持。
  第九条 仲裁委员会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本委管辖范围的,应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受移送仲裁委员会应当接受,并不能再自行移送。
  受移送的仲裁委员会认为移送案件不属于其管辖以及仲裁委员会之间因其他原因发生管辖权争议时,由市仲裁委员会指定管辖。

第三章 仲裁参加人
  第十条 与人事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争议双方为人事争议的当事人。
  当事人为法人的,由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非法人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在仲裁过程中,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更换的,应由新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继续参加仲裁活动,原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参加仲裁活动的行为有效。
  第十一条 当事人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当事人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法定代理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不明确或者相互推诿的,由仲裁委员会指定代理。
  第十二条 当事人在辩论进行前,有权提出、变更、放弃仲裁请求,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自行和解,请求调解。被申请人可以提出反请求,反请求应以书面的形式提出。
  经仲裁委员会同意,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但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仲裁机构内部合议记录除外。当事人查阅本案材料应在仲裁委员会的办公地点进行。
  第十三条 当事人应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利,遵守仲裁庭纪律,履行发生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
  第十四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参加仲裁活动。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单位推荐的人、经仲裁委员会同意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托为代理人。
  委托他人代理的,必须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当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仲裁请求,进行和解,提出反请求,必须有委托人的书面委托书特别授权。
  委托人如果变更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或者解除代理权,应当书面告知仲裁委员会,并由仲裁委员会通知对方当事人或代理人。
  第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在三人以上,应推荐代表人参加仲裁活动。代表人数由仲裁委员会确定。
  代表人在仲裁中的行为对其他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仲裁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仲裁请求,进行和解的,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书面同意或者有被代表人的明确授权。
  第十六条 与人事争议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经申请并获准后可参加仲裁活动,必要时也可由仲裁委员会直接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

第四章 申请与受理
  第十七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人;
  (二)申请仲裁的人事争议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
  (三)该人事争议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管辖;
  (四)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五)符合申请仲裁的时限规定。
  第十八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
  当事人书写申请书确实有困难的,经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同意,可以口头申请仲裁,由工作人员记入笔录,并告之对方当事人。
  当事人未提交书面申请书又不属于前款情况的,不视为其已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第十九条 仲裁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联系方式,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
  (二)有代理人的,写明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
  (三)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住所和联系方式。
  申请人应提供与被申请人人数一致的仲裁申请书副本。
  第二十条 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一)符合受理条件的,应予受理;
  (二)不属于人事争议受案范围的,明确告知当事人到有关部门反映;
  (三)不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管辖的,告知当事人到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四)对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指导申请人补正,收到申请书的时间从补正完毕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负责立案的审批工作。
  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自收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向申请人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向被申请人送达《答辩通知书》及申请书副本,要求被申请人应在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并提供与申请人人数一致的答辩书及有关证据副本,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应于收到答辩书及有关证据后5日内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没有按时提交或者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在作出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
  立案后发现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告知申请人撤诉;申请人不撤诉的,应及时作出决定驳回申请。
  申请人下落不明超过30日的,按撤诉处理。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超过申请时限的人事争议,经仲裁委员会确认后可以受理。
  第二十三条 对决定受理的人事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在向申请人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及向被申请人送达《答辩通知书》时的同时向双方当事人提供《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法》和《仲裁员名册》。
  第二十四条 申请人自接到《受理案件通知书》后5日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及处理费;被申请人自接到《答辩通知书》后5日内预交案件处理费。
  当事人交纳确有困难的,应向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可以缓交、减交或免交。
  申请人不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纳受理费和处理费,又不属于前款情形的,按自动撤回仲裁申请处理。

第五章 仲裁庭的组成
  第二十五条 对决定受理的人事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应组成仲裁庭,仲裁庭一般由三名以上(含三名)仲裁员组成,其中一名为首席仲裁员。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应在接到《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法》和《仲裁员名册》之日起2日内各自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名册中选定一名仲裁员,并通知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仲裁庭的首席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指定。当事人放弃选定或者在规定期限内未选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指定。
  首席仲裁员负责仲裁庭人员的召集、案件审理等工作。
  第二十七条 简单的人事争议案件可由一名仲裁员独任处理,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指定。
  简单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情复杂的,应向仲裁委员会报告,经批准可另行组成仲裁庭审理。
  第二十八条 仲裁庭组成后,应在成立之日起5日内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九条 仲裁庭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
  第三十条 当事人有权提出仲裁员的回避申请,回避申请应以书面的形式提出,并写明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并负责举证。
  仲裁员的回避由仲裁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的正副主任担任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决定。
  仲裁委员会对回避申请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通知当事人。
  被申请回避的仲裁员在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第六章 审理和裁决
  第三十一条 仲裁庭应认真审阅当事人提交的各种材料,了解案情,掌握争议焦点和需要庭审调查、辩论的主要问题。
  仲裁庭认为有必要,可以在正式开庭前委托一名仲裁员召集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共同确定双方争执点和审理范围。
  仲裁庭成员接收当事人的有关材料、阅卷、调解、开庭等都要在仲裁委员会的办公地点进行。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据,或者虽提出证据但不能证明其主张的,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第三十三条 仲裁庭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调查人员调查时,应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调查时,应有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参加。
  询问被调查人或证人,应先问明姓名、年龄、职业等基本情况同时应问明与当事人的关系,并告知其权利与义务。
  调查人员应当场制作调查笔录,由调查人员、记录人员分别签名或盖章;被调查人或者证人应在阅读笔录,确认无误后,逐页签名。
  第三十四条 证据的种类有: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
  第三十五条 书证应提交原件,物证应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
  提交外文书证,应附有中文译本。对中文译本有疑义的,仲裁庭指定专门机构翻译。
  第三十六条 仲裁庭留用原件或原物的,应向当事人提供证据清单。案件审结后,将原件或原物返还当事人。归档一律留存复印件。
  第三十七条 证据应当在仲裁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出示的,不得在开庭时出示。
  第三十八条 仲裁庭应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进行审查、核对,确定其证明效力。
  第三十九条 证人应当出庭作证,证人出庭确有困难的,经仲裁庭同意,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第四十条 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证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第四十一条 仲裁庭认为需要鉴定的,交由法定的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可以交由双方共同约定的鉴定部门或专家进行鉴定,双方无法约定一致的,由仲裁庭指定。
  鉴定费由提请方或由仲裁庭指定的一方先行垫付。
  第四十二条 各仲裁委员会之间可以相互委托调查。受委托方应按委托方要求的期限完成调查,逾期不能完成的应当及时函告委托方。
  第四十三条 处理人事争议案件应当先行调解。当事人也可以要求仲裁庭进行调解。
  调解由仲裁庭主持或由仲裁庭指定一名仲裁员主持;调解可以由仲裁庭或者仲裁员分别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提出方案,进行调解。
  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当事人自行和解的,申请人可以撤诉,也可以要求仲裁庭根据其达成的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第四十四条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调解书应写明仲裁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原件留存办事机构,将其打印件加盖仲裁委员会的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效力。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效力。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签收前反悔的,仲裁庭应及时裁决。
  第四十五条 仲裁庭处理人事争议案件,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或仲裁庭认为不需要或者不宜开庭的,可以书面仲裁。书面仲裁应在全面、准确地掌握案件材料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进行。
  第四十六条 决定开庭审理的,仲裁庭应于开庭5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当事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撤回申请处理,对被申请人按缺席处理。第三人拒不到庭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双方当事人同意提前开庭的,可以提前开庭。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应当在开庭2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
  第四十七条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是否到庭,宣布仲裁庭纪律。
  首席仲裁员核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的身份,并询问对方当事人有无异议。
  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宣布案由,宣布仲裁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首席仲裁员应当宣布休庭。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理由不能成立的,首席仲裁员在重新开庭时口头或书面予以驳回,并说明理由,口头驳回的应记录在案;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理由成立的,撤换应回避的仲裁员,并按原程序选定或指定新的仲裁员。
  第四十八条 仲裁庭调查按以下顺序进行:
  (一)申请人陈述;
  (二)被申请人陈述;
  (三)有第三人的,第三人陈述;
  (四)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证人的证言;
  (五)出示证据,并进行质证。仲裁庭调查的证据也应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在仲裁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但对方当事人可以要求仲裁庭给予一定的质证期间,是否允许由仲裁庭决定。
  当事人经仲裁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但对本案无关的问题,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有权拒绝回答。
  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勘验的,是否允许,由仲裁庭决定。
  第五十条 庭审结束前,仲裁庭认为必要或者同意当事人要求重新调查收集证据、鉴定的,应明确补充证据的期限,逾期不能提出的,仲裁庭可根据已有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并作出裁决。
  仲裁庭决定不再开庭审理的,应当将当事人补充提交的证据进行交换,并给予当事人合理的书面质证期间。
  第五十一条 经过当事人质证的证据,能够在当庭认定的,应当在庭上认定。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向仲裁庭提出证据的期限,原则应在最后一次仲裁庭辩论之前。在仲裁决定作出后,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仲裁庭不予接受;符合复审条件的,按复审程序办理。
  第五十三条 申请人增加仲裁请求,被申请人提出反请求,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仲裁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第五十四条 仲裁庭调查结束后,应当进行辩论,辩论按以下顺序进行:
  (一)申请人及代理人发言;
  (二)被申请人及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代理人发言或答辩;
  (四)互相辩论;
  (五)首席仲裁员宣布辩论终结。
  仲裁庭辩论终结后,首席仲裁员应按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的顺序询问各方的最后意见。
  第五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的辩论,应听从仲裁庭的指挥,仲裁庭应当引导或者告知双方应就本案争议的焦点问题进行辩论。
  在辩论中,当事人或代理人与本案无关的发言,或者有人身攻击言论、不遵守仲裁纪律的,仲裁庭应及时制止。经劝阻无效的,可责令其退出仲裁庭。
  第五十六条 仲裁庭对需要了解的问题可以进行当庭调查,询问当事人,但仲裁庭成员不允许与当事人进行辩论或者明确表态、暗示支持一方当事人的观点。
  第五十七条 辩论结束后,事实清楚的,应当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进行调解。同意调解的,可以当庭调解也可以休庭后调解。
  第五十八条 仲裁庭辩论结束后,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案件,仲裁庭应宣布休庭合议。仲裁庭合议后,可以当庭裁决,也可另行择期作出裁决。
  仲裁庭当庭裁决或者决定定期裁决后,首席仲裁员应当宣布闭庭。
  第五十九条 有关开庭前的准备和开庭审理的程序同时适用于独任仲裁员开庭处理的案件。
  第六十条 在立案后,裁决作出前,当事人要求撤诉的,是否允许由仲裁庭决定。
  当事人撤诉后,又重新申请仲裁的,是否受理由仲裁委员会决定。
  第六十一条 裁决应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记入笔录。
  无法形成多数意见的,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裁决。
  仲裁庭对重大或者疑难的案件,可以提交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仲裁委员会的决定,仲裁庭必须执行。
  第六十二条 书记员应当庭记录开庭活动。开庭笔录应当交给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阅读。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认为笔录无误的,应在笔录上签名;拒绝签名的,书记员应在开庭笔录上记明情况;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差错的,可以申请仲裁庭补正。
  开庭笔录最后由首席仲裁员、仲裁员、书记员签名。
  第六十三条 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裁决书。裁决书由首席仲裁员、仲裁员、书记员签名,并向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提交结案意见。
  裁决书作出后,应5日内送达当事人或代理人。
  第六十四条 裁决书应当事实叙述清楚,理由论述充分,法律、法规和政策条款援引准确,裁决结果具体、明确,文字通顺,标点正确。
  原则上不得在裁决书上修改、增删任何文字。确需改正个别错、漏字时,应加盖个人名章,裁决书上不能有多处修改。
  第六十五条 对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已经裁决但在裁决书中遗漏的事项,仲裁庭应当补正;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遗漏未作裁决的,仲裁庭应当作出补充裁决。
  当事人发现裁决书中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书面请求仲裁庭补正或补充裁决。
  仲裁庭作出的补正或者补充裁决,是原裁决书的组成部分。
  第六十六条 仲裁裁决书应写明:
  (一)申请人、被申请人和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务、工作单位和住址;
  (二)案由、仲裁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三)裁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四)裁决结果;
  (五)仲裁费用的负担。
  第六十七条 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由仲裁庭根据当事人各方的责任大小确定其各自应承担的仲裁费用比例。
  仲裁庭调解结案的,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各自承担的仲裁费用比例。
  当事人申请仲裁立案后,仲裁庭作出裁决前又撤回申请的,可根据实际情况收取部分仲裁费用。
  第六十八条 调解书、裁决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效力,双方当事人必须执行。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十九条 对生效的裁决当事人必须履行。当事人不履行的,仲裁庭可以发出执行催告书,并通知有关单位协助执行。
  第七十条 仲裁庭处理人事争议案件,一般应在仲裁庭组成之日起60日内结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报请仲裁委员会审批,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
  下列期间不计入审限:
  (一)公告期间。
  (二)鉴定期间。
  (三)处理当事人对管辖异议和回避请求所需的期间。
  (四)仲裁委员会认定的有合理原因不应计入的期间。
  第七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庭应中止仲裁活动: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仲裁活动的;
  (二)当事人丧失行为能力,尚未确定其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仲裁活动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仲裁委员会或者仲裁庭认为的其他应中止仲裁的情况。
  仲裁中止的原因消除后,恢复仲裁。出现不可能恢复仲裁活动情形的,应终结仲裁活动。
  第七十二条 当事人有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0日内向作出裁决的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申请复审:
  (一)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可能产生不公正裁决的;
  (二)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三)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四)仲裁员在仲裁过程中有受贿索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仲裁委员会经审查当事人提出的证据,确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另行组成仲裁庭审理,并不能组成独任仲裁庭。
  不属于以上四种情形或者已超过申请期限的,当事人申请复审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理由。
  复审期间不停止裁决的执行,特殊情况需停止执行的,由仲裁委员会决定。

第七章 时限、期间和送达
  第七十三条 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发生争议之日起6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一方当事人将产生争议的事实在无法直接送达的情况下,以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方式送达当事人的,即可视为当事人应当知道争议的发生。
  第七十四条 仲裁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仲裁委员会指定的期间。期间开始之日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法定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天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仲裁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第七十五条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延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10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允许,由仲裁庭决定。
  第七十六条 送达仲裁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七十七条 仲裁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仲裁委员会指定代收人的,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一方是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又没有向仲裁委员会指定代收人的,可以交其负责收件人签收。有代理人的,可以交其代理人签收。
  调解书必须直接送达当事人或代理人。
  第七十八条 受送达人拒绝接受仲裁文书的,送达人应邀请有关组织的代表或者其他人到场见证,在送达回证上写明情况,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把仲裁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第七十九条 直接送达仲裁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当事人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代为送达,或者挂号邮寄送达。邮寄送达以挂号查询回证上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条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仲裁文书的,可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

第八章 归 档
  第八十一条 仲裁调解书、裁决书送达当事人后,仲裁庭应及时填写结案表,办理结案手续。
  第八十二条 案件终结后,应将案件的全部材料按类别或时间顺序排列,编写目录、页码,立卷归档。
  第八十三条 仲裁案卷分正卷和副卷装订。
  正卷包括:申请书、答辩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证据材料、勘验笔录、鉴定笔录、谈话笔录、开庭笔录、调解书或裁决书、送达回证等。
  副卷包括:立案表、合议笔录、汇报笔录、请示报告、领导批示、会议笔录、文书底稿、结案表等。
  当事人或者代理人不允许查阅副卷内容。
  第八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建立严格的案卷借阅、查阅制度,保证案卷的完整与安全。

第九章 附 则
  第八十五条 本规则由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八十六条 本规则自2003年5月1日起实施。


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员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人事争议仲裁队伍建设,做好人事争议案件的处理工作,根据《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人事争议仲裁员(以下简称仲裁员)包括专职仲裁员和兼职仲裁员。
  第三条 仲裁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作风正派,勤政廉洁。
  (三)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人事管理工作三年以上或者从事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工作五年以上经历,具备独立办案的工作能力。
  (四)身体健康,能够坚持正常工作。
  第四条 仲裁员实行聘任制。专职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从其办事机构工作人员中聘任。兼职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从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专家学者、律师以及从事过人事工作的退休干部中聘任。聘任兼职仲裁员应征得其所在单位同意。
  仲裁委员会聘任仲裁员的数量由仲裁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确定。聘任仲裁员任期一般为三年,确因工作需要,也可以随时聘任仲裁员。
  第五条 专职与兼职仲裁员在执行仲裁公务时享有同等权利。专职与兼职仲裁员进行仲裁活动时,所在单位应给与支持。
  第六条 仲裁委员会应向被聘任的仲裁员颁发仲裁员聘书,聘书应明确聘任期限等内容。
  仲裁员聘书由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统一监制
  第七条 仲裁员审理案件应遵守下列要求:
  (一)仲裁员应注重仪表,服装整洁,举止得当,在开庭、调查询问时不得从事与案件审理无关的事项。
  (二)仲裁庭开庭日期确定后,仲裁员不得随意因其他事由影响开庭。仲裁员应按时参加开庭、合议、现场调查及其它案件审理工作,不得无正当理由缺席、迟到、早退。
  (三)仲裁员应当详细审阅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开庭前,首席仲裁员应组织合议,明确开庭审理的范围、重点(审理方案由首席仲裁员提出)和分工。
  (四)开庭审理时,仲裁员应当客观、公正、耐心地听取当事人、代理人的陈述及辩论意见,语言规范、准确,避免随意性和倾向性。除调解程序外,不得对案件性质、是非责任发表意见,不得与当事人争论。
  (五)仲裁员在任职期间不得接受当事人、代理人请客、馈赠或提供的其他利益;不得私自会见一方当事人、代理人,接受其提供的证据材料;不得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传真、电传、电子邮件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同一方当事人、代理人谈论有关仲裁案件的情况;不得代人打听与自己无关的案件情况、请客送礼、提供利益。
  (六)仲裁员应严格保守秘密,不得对外泄露案件中涉及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八条 仲裁委员会应定期对仲裁员进行考核,重点考核仲裁员履行职责、遵守有关规定制度的情况。
  第九条 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委员会应当予以解聘:
  (一)聘期已满,仲裁委员会决定不予续聘的。
  (二)仲裁员在聘任期内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仲裁员职责的。
  (三)考核不合格的。
  (四)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仲裁委员会交办工作的。
  (五)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
  第十条 仲裁委员会应建立正常的仲裁员培训制度,提高仲裁员的政策水平和办案能力。
  第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应为仲裁员办理案件提供必要的办公设施、交通工具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书籍等条件。
  第十二条 仲裁员在仲裁活动中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滥用职权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3年 5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