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决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3:57:51  浏览:816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决定

(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09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建议会议的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和批准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09年中央预算;听取和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水路货物运输规则》有关问题解释的函

交通部


关于《水路货物运输规则》有关问题解释的函
1995年12月12日,交通部

交通部1995年3月15日发布的《水路货物运输规则》(以下简称《货规》)是明确水路货物运输中承运人与托运人、收货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部门规章,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江河、湖泊以及其他通航水域中一切营业性货物运输。《货规》第100条规定,在航次租船条件下,出租人不是水路货物运单的承运人时,由于出租人在运输中的过失,造成货物灭失或损坏,由出租人和承运人负连带责任。
在定期租船条件下,出租人不是水路货物运单的承运人时,托运人、收货人与承运人、出租人在运输中的法律关系与前述《货规》第100条中托运人、收货人与承运人、出租人的法律关系相似,船舶租用双方在船舶租用关系上的区别不影响托运人、收货人与承运人、出租人在运输合同下的法律关系。因此,在定期租船条件下,出租人不是水路货物运单的承运人时,由于出租人在运输中的过失,造成货物灭失或损坏,也应由出租人和承运人负连带责任。


商标注册事项发生变更是否需要办理变更手续

A餐饮公司将其注册商标“××”转让给陆某,该商标转让通过了商标局的核准。陆某正式取得了“××”注册商标后以侵犯“××”商标权起诉C餐饮公司,而C餐饮公司则认为早在签订商标转让合同的一年前,A餐饮公司名称变更为B餐饮公司,当时盖在商标转让合同 “A餐饮公司”的公章并没有任何效力,因而该商标转让的行为实则无效。C公司提出的抗辩理由反映了另一个问题,商标注册人名称变更了,需要办理商标变更手续问题。

商标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注册商标需要变更注册人的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应当提出变更申请。”如果不变更会有什么结果,商标法第四十四条:“使用注册商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商标局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注册商标:……(二)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 ”法律明确规定商标注册人名义变更、地址变更应当办理变更手续,并且详细规定了变更的具体程序,但是实践中商标注册权人并不愿意去办理办更手续,尤其是一些小型公司搬迁频繁,谁愿意经常往商标局跑,办理变更手续。那么就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使该注册商标处于不稳定状态。在一般情况下,商标局并不知道商标的任何变更情况,所以难以主动查处那些自行变更名义、地址等又不办理变更手续的人,但是在商标转让过程中,必须要去商标局办理转让手续,其名义和地址等的变更将暴露无遗,那么是限令改正还是撤销,就任凭商标局了。对于商标出让人而言,该商标的价值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于受让人而言,也增加了购买的风险。

商标注册人地址变更如果不办理变更手续还将存在另一个风险,随商标申请量的增大,有限的文字组合成为一种资源,当要申请注册的商标与已经取得注册的商标构成相同或近似,已经注册的商标成为要注册的商标的阻碍时,有人就会想歪点子,利用大多数商标权人变更了地址不办理变更手续的漏洞,直接向商标提出该商标连续三年未使用,要求撤销该商标。商标局接到申请后,一般向商标权人发函以核实该商标是否在使用,因为地址变更而没有办理变更手续,商标局的函件只能发到老地址,当然是无法收到的,这样很容易造成商标因此被莫名其妙地撤销,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有过不少案例。

在我国无形资产的价值被企业明显被低估,还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不注册商标,就是注册了也不好好使用,更谈不上管理。商标一般来讲使用的时间越长,其价值也越大,就象老酒越陈越香。当商标具有很高的价值时如果企业因为疏于管理,致使商标被撤销,那就追悔莫及了。

作者:王律师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级会员
电话:010-51662214,电子信箱:51662214@sohu.com